深秋时节,徜徉在枣庄市台儿庄区华兴路,凝望着河道总长42.5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的古运河东流南下,仿佛站在历史的两个节点,一个是新兴的城区,另一个是重建4年的古城,穿越千年历史时光。
这里是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站在石拱桥上,远望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庄”,紧接着是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中华古水城”。一条长达数公里的城墙把台儿庄历史文化裹得严严实实。进入西城门,在城墙上方镌刻着“台城旧志”四个大字,提示着旅客这是台儿庄的旧城往事。
台儿庄古城始建于汉代,发展于元朝,繁荣于明清。一个个令人回味的典故,道出了它的来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地形说。这里因地势低洼,区域内河渠密布,居民随汪而居,建房需先用土石将地基抬高,家家户户,年复一年,你也抬土垫高,我也抬土垫高,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村落也就称为“台庄”了。其二是姓氏说。当地流传着“台”、“花”两姓才是台儿庄真正的老户人家的说法。中国人有以姓氏命名村落的习惯,故称台儿庄。
如果说台儿庄是一位学者,那么九大文化则构建起它的厚与重
先说运河文化。以出入古城街的牌坊楹联为证:南来北往灯影桨声河蕴人间千古景,神荡心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台儿庄离不开水,6座水门,13处私人码头,18个汪、河,108座大大小小的桥梁,素有“东方古水城”之美誉。在古城,每天都上演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他乘坐龙头巨舟,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驶入天后宫下榻。“皇上,台儿庄风调雨顺,全是圣上英明呀!”“哪里哪里,这是上苍的恩典呀!”
步云桥更是迷人。步云桥取连升三级、平步青云之意,有楹联为证:梯级可谐欣捷步,云程有路喜先登。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天子南巡之后返京,在这座桥上,一位落魄文人从此平步青云……
他叫李克敬,弱冠之年就文声四起。命运似乎捉弄他。三年一次的乡试,却屡屡名落孙山。直到不惑之年,作为私塾先生的他,听说康熙皇帝驻驾台儿庄的消息后,当晚诗兴大发,一口气挥洒出《雅颂》八章,尽情赞颂了康熙皇帝的文韬武略。后在七八百名文人、两千多篇文章中一枝独秀,得到了“钦此第一”的朱红御批。第二年,李克敬乡试拔头筹、会试高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云桥因李翰林而声名大振。
穿行古城,从台儿庄牌蚕丝被到身着大清服饰的渔家女,民俗文化依稀可见。在船形街,俨然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从山东柳琴戏到鲁南皮影戏,从泸州油纸到枣庄年画,从浙江东阳木雕到泰安卢雪剪纸,从友鸿微雕到刘家吊窑泥塑,足足有41项之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形成惯例,将永不落幕的“非博会”口号在这里叫响。
饮食文化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在台儿庄,有“三大宝”:即辣子鸡、煎饼果子、羊肉汤。直径一米的鏊子摊出的煎饼是台儿庄人的主食,之后卷上一米长的章丘大葱更是令人叫绝。据导游介绍,始建于1740年的兰陵酒厂的门户酒坊,现已成为中华酒文化的博览馆。从台儿庄牛肉火烧到薛庄王氏香油,从百年老字号张家狗肉到冯家驴肉,从枣庄大枣到张氏脆皮鸡,一应俱全。在这里,没有狗肉不成席;在文汇酒楼,你可以品味到运河全鱼宴。
没到过台儿庄的人,你会对兰婷书寓产生好奇。在这里的烟花女子,个个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如今已是青楼文化展览馆。
青楼本是青漆粉饰之楼,是华丽屋宇的代称。在上古时代的妓女集娱神、巫伎于一身,为部落首领。南北朝时称妓院为青楼,原是文人骚客、巨商富豪、下野政客倾吐心曲、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里,通过雾幕成像技术,你可以一睹她们的迷人风采;在这里,可以体会到民国时期的生活情景,更可以在二楼了解三寸金莲的来历、演变过程、以及部分相关文物。
台儿庄汇聚了世界五大宗教,具有形制丰富,品类繁多,特色鲜明三大特点。峄县的各种教会,如清净教、罗祖教、五荤道教、三点会、八系会、哥老会、安庆会等,皆经运河由江南进入。72座大小庙宇,依次布阵,宗教文化的足迹随处可见。清真寺见证了炮火的袭击,弹痕累累;1908年由荷兰伯多禄神父兴建的天主教堂,毁于战火,2012年重建。现已成为当今青年举行西式婚礼的场所。
漫步古城,现在的古街老巷经过修复重建后,生活气息浓郁,融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风格、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8种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一览无余。从南方建筑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到北方建筑的粗犷质朴、气势雄伟,无不凸显“三分秀,七分雄”的特色。胡家大院是台儿庄战役的幸存者,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原建于1508年,2010年重建的福建会馆成为闽南风格的典范。中国好茶在安徽,安徽好茶在谢裕大,名不虚传。门口的中国第一茶壶在启动按钮,准确无误地将茶水倒入一米多远的巨型茶碗里,让人赞叹不已。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天后宫,重建后是我国内地同类建筑中单体造价最高的项目。
翠屏学馆因遥对台儿庄南部翠屏山而得名。门口的“东海金龙盘玉柱,南山彩凤落玉枝”的楹联让你驻足探秘。它建于1844年为义塾,先后培养出多位学人。辛亥革命志士尤民、运河支队创始人孙伯英、赵静波,诗人贺敬之、戏剧导演郑亦秋等在这里学习过。1938年毁于战火。现已成为私塾文化古玩字画和孤本图书展示区。在这里你除叩拜万世师表孔子外,还可以欣赏到建国前、建国后以及“文革”时期的各类课本,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学习用品。
听妈妈讲,传说妈祖是一位未婚女子。她是善良的化身,能预知未来,在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据史料记载,宋朝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妈祖。2009年联合国科文教组织将妈祖文化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妈祖正殿的重建,更是让人体会到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两个小妈祖分灵全是金身,是由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亲自护送到这里,代表了海峡两岸的共同心声。
在台儿庄,你不得不提起沉重的话题——因台儿庄战役形成的大战文化。目前,拥有53处战争遗址位居世界第一。时至今日,清真北寺、方巷、新关帝庙、泰山行宫等处墙壁上还遗存着清晰可见的累累弹痕;其中清真北寺西小讲堂弹痕特别密集的80平方厘米之砖墙,已于1988年10月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移去陈列。
每晚七点,在千里走单骑酒吧,你可以体验大战文化的场景。在遗址公园,今年3月3日,一棵由波兰驻华大使栽植的塔松,向世人忠告:世界需要和平与发展。一座具有鲁南风格的青砖灰瓦房子,74年来让人回忆起辛酸的人生抉择:因贪财财主而丧命。赵本山“人死了,钱未花完”的台词语重心长。在李敬善旧居前,两幢小楼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讲述着战争的惨烈。近年来,为宣传大战文化,手榴弹酒、子弹瓶酒等相继问世,目的是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勿忘逝去的千年古城。
如果说台儿庄是一位国画大师,那么古城崛起的四大原则向我们勾勒出它的灵与秀
2008年4月8日,正值台儿庄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重建规划正式启动。现任枣庄市委书记,时任市长的“双博士”陈伟提出,宁可不要6亿元的房地产项目,也要投入50万吨煤(合4亿元)建设古城。2011年“五一”试运营,实现综合收入127亿,游客达到400万,净资产达到153亿元。
本着留古、复古、扬古、用古的原则,他们先后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古城核心区2平方公里。积极对上争取,聚全省之力,借全省之智,大众报业集团、省烟草专卖局等25个省直部门纷至沓来,投入建设相关展览馆。
一座古城在崛起,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影视文化、会展博览、信息软件五大产业在升温,11个功能区、29个景点、300余个展览馆相继开工。“运河活化石”、“东方古水城”等美誉名副其实,跃然纸上。
夜深了,古城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在悄悄地对话。美了,醉了,八分月色,七分倾泻在步云桥。看着这番美景,不时让人浮想联翩:古城炸毁可以重建,可民族精神永远不能丧失。正是如此,“漕粮北上调云齐楚千年水,信使南四鱼雁京杭万里舟”的美景,将永驻人间,正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