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脚下开满了野菊花,模样颇具野生之美,那香气在秋天的花当中更是一绝。摘下一两朵放在午后阳光斜照的窗台上,浓郁的野菊香在房中隐约飘散,甚是高雅。
  随季节盛开的花朵是大自然的奥妙所在,如此美丽的奥妙不免令人惊喜不已。可是最近,人们开口闭口谈论的不外乎钱和经济。这个世界对于美丽好像无感无觉,仿佛只有不知生活疾苦的人才有闲功夫去欣赏美似的。
  不过,若能想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便不难理解美丽和幸福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美丽”,人类活着就太索然无味了啊。因为,美丽的事物才会令人感受到活着的喜悦与幸福啊。
  我在搬到南部休养期间,有一天走进一座不知名的小佛寺,坐在荷花池边重新体悟到什么是美丽。说是荷花池,其实只是一个巴掌大的水池,直径约为两米,长度不到四五米。那是在淙淙潺流的泉水之中,用青竹制的水槽围合而成的一汪小水池,池中种有荷花、菖莆、苔藓和一群小蝌蚪。这些小生物并未占据整个水池,而是与一旁三分之一的平静水面勾勒出和谐的画面。
  这个小小荷花池彰显了美丽的一种要素——“留白的美”。荷花池中稍显空荡的角落,让人既留恋又无奈,那淡淡的韵致使人流连忘返。
  从水槽滴落的水声,在寂寥深山里更添孤寂的气氛。
  我每天都会到荷花池边静坐数次,如“弥勒半跏思惟像”中的弥勒一样,也露出平静祥和以及与世无争的微笑。
  离荷花池不远处有三四棵挺拔的古松,当月亮高挂在远处的山头,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月影之美引人入胜,即便只是想象一下就已令人心满意足啊。
  而且,美丽容不下一丝丝的突兀。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院子里的竹影,不管怎么扫都不会烟尘飘扬。
  月亮溜进荷花池里,没有沾上半点水的湿润。
  院落、迎风摇曳的竹子以及月亮与荷花池,几种事物相谐并存却丝毫不突兀的这种景致正体现了美丽的奥妙所在。一如好工匠不会让作品留下任何多余的痕迹,任何浑然天成的景致都是利落有致的。
  真正的美丽就像一池泉水,不管你用掉再多的水都不怕干涸,仍会持续地自内心涌出清水。但若是内心缺乏修持,泉水就会停止涌上涌。想要看见任何事物的美丽都不难。只要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见,内心能有所感受便可以。
  但是,我自己若不加以修持,内在的美便将停止涌现。该如何修持自我?应该要时时与身边的人同享苦乐,以此来修持自己。
  只有能够展现人性的人生,才是美丽的。我把美丽喻为永不凋谢的喜悦,其深远的意味也就在于此了。
  这样的秋天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美丽的所在,于自我修持中幸福地活着。
                                           (法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