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县政法系统组织开展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以来,县司法局把活动开展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相结合,积极对照中央政法委对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基本要求,以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查全、查深、查准”为目标,联系干部职工思想和工作实际,在队伍中认真开展了外部评、内部查、跟踪访“三访查”工作,发现队伍工作中的问题6项,制定整改措施21条,落实实事好事29件,活动收到明显成效。
  外部评,从社会视角找不足。他们印制征求意见函100份,由局领导和处所负责人带队,采取登门拜访的形式,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社会各界人士工作岗位和家中,真心征求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改进司法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到特殊教育学校走访时,得知该校教师因岗位特殊非常艰苦,该局为学校教师带去了7000余元的慰问品及法律书籍。在乡镇走访时了解到农民学法需求难问题,该局立即研究制定了“千套普法挂图进农家活动”方案,将4000份普法挂图发放到乡镇(街道)有关单位、村民自治组织、普法带头户手中。据统计,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他们共帮助走访对象解决工作生活难题21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39件(次)。   
  内部查,从细枝末节找不足。我县司法行政队伍有130多人,包括公务员、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等近十个工作种类,人员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在工作和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千差万别,原因也各不相同。该局根据这一实际,由5名分工领导牵头成立了7个专业问题查摆工作小组,由每名司法行政干部职工提前准备自查材料,分组召开肯谈会7次,自查互查问题和不足211条,全部落实了改进措施。针对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法律援助5个社会服务岗位,开展了案件评查活动,提出整改建议21条,进一步统一了法律服务执业标准,提高了广大法律服务人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程序意识和质量意识。
  跟踪访,从群众口碑找不足。该局从案件(纠纷)当事人、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帮教对象中随机抽取50人作为跟踪走访对象,采取登门听、预约谈、电话访三种形式进行调查,分别听取他们对法律服务、司法管理的看法,征求他们的建议,真正了解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使管理和服务更加细致、更合民意。对征求到的9条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整改,有力推进工作开展。同时,还对“东平县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使社区矫正对象手机定位更加精确,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电子信息随时更新,为实现社区服刑人员“不出事”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孙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