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县财政局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惠民政策,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实施土地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力促农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
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保障能力。近两年来,县财政先后投资2960万元,实施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保障了我县粮食主产区5万多亩粮田得到有效灌溉;投资9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优质鱼建设项目,使渔业养殖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投资1200万元实施无盐灌区水利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灌区生产条件,既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提高了粮食单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落实惠农政策投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认真落实各级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认真、及时、足额兑付各项惠农资金,让广大农民群众逐步共享公共财政发展成果。今年以来,全县先后发放全县先后发放粮食补贴资金9759万元,良种补贴920万元。财政投资1000万余元,用于森林防火、应急防汛、特大抗旱、病虫害防治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取得了特别突出的效果。投资395万元,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措施,有效控制了小麦干热风带来的减产因素,农业保障能力逐年增强。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财政投入30万元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积极实施科技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引进、推广、转化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和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财政申报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6个,争取扶持资金8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其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积极利用财政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银行贴息的办法来扩大企业对农产品的需求,努力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认真落实开发政策,推进实施土地治理和生态建设工程。投入111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持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突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投资40万元,大力支持发展农村沼气网点建设,投入80万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努力改变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