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州城街道依托区位地缘优势,深入挖掘优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积极引进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通过繁荣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红色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形式,全面加快由“文明古城”转变为“文化名镇”的步伐,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渐成气候。
  文化企业领衔,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导向。占地7000平米的聚艺影视公司投资5000万元,主要从事电视拍摄、栏目包装、道具租赁、影视基地建设等业务,通过对接影视城古装剧拍摄,先后与《白玉堂》、《四手妙弹》、《楚留香传奇》、《刑名师爷》等多部电视剧摄制组进行合作,逐步在圈内打响名气。今年又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江苏、上海,通过二期扩建工程,已发展成为江北地区最大的影视道具生产公司。占地216亩的影视艺术学校明年即将动工,整体建筑将按照民国时期的风格进行设计。学校建成后,不但能为影视拍摄提供道具场地,还可以为剧组提供演员,学校计划招生规模过千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整理。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立足市场,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通过深入挖掘产品特色和积极走出去双管齐下,一条特色文化产品产业链逐渐形成。以侯庆佩的莲子彩绘、杜广孝的泥塑、宋鲁勇的彩绘葫芦、巩汝芬的剪纸等为代表的民俗特色文化产品不断自我创新,适应市场需求,不但填补了旅游产品的空白,还有天津、北京的客人登门求购,订单生产。在他们的带动下,州城烧饼、糟鱼、莲藕、五香花生、扁食等一大批土特产变零售为批发,变散装为包装,变作坊为车间,店铺销售与网购结合,让州城特产走向全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为文化产业拓宽道路。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