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敬老院副院长的时候,她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伺候五保老人身上,老人们都说她比自己的亲闺女还要亲;担任管区书记的时候,她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事事抢在前,干在先,使管区面貌焕然一新。参加工作20多年来,吕梅历任彭集街道敬老院副院长、东梁村管区书记等职务,在每一个岗位上,她都用忠诚、责任、心血和奉献,书写出一篇巾帼不让须眉的浩然之歌,2011年11月,当选为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先后被授予“东平先锋”、“县三八红旗手”、“县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甘于奉献 一片爱心献老人
2007年10月,吕梅被调到彭集街道敬老院担任副院长,面对这个崭新的工作,面对上百名老弱病残、甚至卧床不起的老人,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的责任和压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院的每一个老人都是我的老人,我虽是副院长,但更是一名服务员,也是你们的亲人和女儿。”上任的第一天,吕梅就这样告诉老人们。刚上任不久,她发现老人们住得房间内卫生状况不是很好,她立马穿上工作服,带领敬老院工作人员把所有房间内的沙发、座椅都抬出来,先用消毒液擦一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把门窗墙壁、地面擦了个遍,用了一周的时间把53个房间全部清理完毕。有人说:“你这样累得七死八活图什么?”她却说:“我什么也不图,就图老人们生活得健健康康、幸幸福福,他们只要高兴我就比什么都高兴。”看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微笑,吕梅满身的腰酸背痛早就烟消云散了。
对待老人要细心更要有爱心。为提升敬老院服务水平,她重新完善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同时对年龄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实行一对一的照顾。尚梦荣是一名90岁高龄的老人,有一天晚上突然呼吸紧促,脸色难看。吕梅接到值班人员报告后,立即赶到敬老院,查看病情后,紧急联系医院,并亲自开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吸上氧气,输上液。医生说,幸亏来的及时,再晚一会老太太就会心衰而死了。老人住院七天,她整整陪伴了七天七夜,喂饭洗涮,清理大小便,直到老人痊愈。一同住院的病人都羡慕老人有一个好女儿。老人一边流着泪一边说:“这孩子,不是我的女儿,比我的女儿还要亲,我这条老命都是这位菩萨姑娘从阎王爷那里拉回来的哟”。后来这位老人又犯病住院一次,吕梅又伺候了她十天。两次病后,老人明显体质不行了,吕梅每天都从家里熬些营养汤,买营养品和水果给老人吃,直到老人含笑离世。
都说老人似顽童。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数性格孤僻,对待这些老人,吕梅认真分析老人们的性格特点,不断自己掏钱给他们买水果、买零食,给他们拉家常、表演节目,逗他们高兴,哄他们开心。久而久之,有些老人谁的话都不听,就听吕梅的,看到她就像看见自己的亲人一样呵呵地笑。吕梅说“看到老人们高兴的笑容和开心的笑脸,我就觉得,就是再苦点、脏点、累点,也值得,也愿意!”
攻坚克难 勇挑重担谋新篇
东梁村管区是彭集街道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的一个管区。2010年12月,吕梅同志临危受命担任梁村管区总支书记。当时正值村两委换届,各村帮派关系十分紧张,她感到身上担子的沉重和任务的艰巨。“不管千难万难,也要保证换届工作不出现任何问题,也要保证让村民真正做主选出自己的带头人。”在选举过程中,她凭着“责任、热情、智慧、心血”,每天在村里做工作到晚上十点多,和老党员、村民促膝长谈,与邪恶势力有理有据坚决斗争。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奔波、苦口婆心、据理力争,她不但感动了村民,也感动了那些有所企图的人,使整个管区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选出了真正能干事的人、有威信的人组成了村两委班子。
吕梅有个座右铭 “完成任务干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执行任务走在前,百姓有难帮在前。”她坚持人民群众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都耐心细致地处理,维护群众利益;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落在她头上的,她都一定坚决做实做好。晋鲁铁路占用了该管区曹庙村的耕地,可是一户村民对上级按规定给予的补偿坚决不同意,甚至还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村干部一次次地劝说没有丝毫效果。眼看着即将影响铁路施工,吕梅一个人多次来到那户群众家中,一边帮他家干活,做家务,一边向他们耐心细致讲解政策、分析各种利弊关系,用女性特有的绵软温柔、细致耐心,终于打开了他的心结,主动让出了耕地。
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东梁村管区的面貌大为改观,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从一个几乎各项工作都比较靠后的管区走在了全街道前列。
奋勇开拓 “强村固基”当先锋
去年,全县强村固基工程拉开大幕。为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她不等不靠,每天深入各村,和“第一书记”以及村两委班子积极研究思路,探讨办法,寻求突破。
李海村是全街道有名的老大难村。由于村里长期没有村干部,多年来,该村一直没有修上水泥路。面对这种情况,吕梅决定先从解决眼前最大最难最急迫的事情做起,整修村内大街小巷,实现路面硬化。可是一没资金,二没问事的,三群众冷眼旁观的多,困难重重。愈是困难愈激发了她内心不服输的斗志。她先跑资金,一次又一次地到上级帮扶部门协调,同时发动群众,一户户地跑,一遍遍地说,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同意。争取到的资金不够,她就用自己的房子做抵押贷款,保障工程如期开工。在清障过程中,她自己买礼物,请村民吃饭,甚至动用自己的亲戚关系,千方百计说服那些不支持配合的群众;自己亲自带头动手帮助清除障碍。两个月的时间,她没黑没白地靠在工地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人黑了,瘦了,但工程进度却加快了。当投资30余万元,1500米的村内主干道开通之际,很多村民都围绕在她的身边,他们说:“没有我们的吕书记,我们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年的泥巴路呢。”
李楼村变了,柳营村变了、东梁村变了、苇子河变了、常庄变了,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排排新颖别致的路灯,一个个高标准的文化健身广场,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感受到了幸福,也让吕梅赢得了所在管区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