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的一年,彭集街道文化设施建设投入1800万元,教育事业投入1400万元,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5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00万元。彭集街道通过实施“四个一千万”民生工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能量源”。
程保岱是彭集街道尚流泽村村民,以前,每逢冬季,他只能和几个老伙计一起蹲在墙根里“晒暖儿”。自从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他的文化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不光健身广场上的各类器材样样精通,吹拉弹唱也渐有名气。他欣喜地告诉笔者,过去农民没事吃了饭晒个暖拉个呱闲玩,现在村里投资100万元,建了文化广场,老百姓都拍手叫好,每天我们坚持在这里唱唱歌、跳跳舞,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后代村、龙崮村地处彭集街道最东部,远离城镇,过去这两个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空乏,后代村投资近100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不仅群众的精神面貌变靓了、村容村貌好了,还因此吸引了两个投资项目。2012年龙崮村投资180余万元新建了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投资80万元进行了村内道路建设和村庄容貌整治。在夏天,每天到广场上玩耍的群众有200多人。有了民生事业建设作保障,发展环境更优了,群众的发展信心更强了,反过来促进了全村经济的长足发展。该村新成立花生合作社一处,新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200多亩。目前,彭集街道已建成高标准文化大院20多处、文化广场9处,培树了文化创建示范村15个,农家书屋49个。农闲时节娱乐、健身、学习已成为农民追求的新风尚。
虽然是隆冬季节,但在彭集街道安村、陈流泽村,人们看到街道路面干净整洁,两边绿化整齐,老人们在健身广场、亭子里悠闲地聊天娱乐。安村村民程传金告诉笔者,以前这个村是土路,大街小巷都不同,很不方便,村里把大街小巷所有道路都修通了,作为村民来说,出来进去都很方便。去年以来,彭集街道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以星级创建为抓手,注重环境建设由城区向村级延伸,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目前,全街道有20多个村街道两侧的房屋、建筑物粉刷一新,街道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花草树木,不仅是扮靓新农村的“风景线”,还为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开启了新门路。
马代村投资639万元,异地新建小学,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更多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所今年拔地而起的新校成为彭集街道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的一个缩影。彭集街道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强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投资1400多万元,通过校舍建设和设施配备内外两方面改善办学条件,落实教育振兴计划。同时,不断加大卫生、敬老院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彭集街道还把实施“强村固基”工程作为激活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搭建活动载体,建设一流队伍,健全监管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为街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更有战斗力提供了保障。
民生事业建设也助推着彭集街道经济的长足发展。鼎力集团物流商贸港等“重量级”项目先后落户园区,顺新建材、宜居发泡保温材料项目、煜明电子光源科技项目、智能厨具生产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也先后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彭集街道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 个,协议引资额8.346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2.504 亿元。 (袁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