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山镇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分类划分、统一管理。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服务区,变过去分散办理为集中受理,多头负责为专人负责,让老百姓“少跑一趟路、少跨一道门”,把服务阵地设在最前沿,提高效率,方便群众,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
  分类划区,服务集中化。镇建立了四个集中服务区,即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区,涵盖信访、综治、民政、法律服务、平安协会等职能;便民服务区,涵盖财政、农经、社保、人力资源等职能;农业技术服务区,涵盖林业、农技、农机、畜牧、水利、乡建、环保等职能;党务办理区,涵盖党政办、组织室、宣传室、武装部等部门职能。在各服务区设立明显标志,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整合项目,服务一体化。按照“一站式”服务要求,开办了为民办事、政策咨询、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等服务窗口,定期发布群众关注的惠农补贴、低保、生育、合作医疗等各项涉农政策,为农民群众提供农技业务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各项服务项目做到名称、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五公开”。
  创新方式,服务人本化。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采取集中办公、代理代办、上门服务、信息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服务。村级设立服务代理点为群众代理向镇申办的事项;乡镇为群众代办需向县、市申办的事项。设立了民情热线、投诉督查室、民情恳谈室,全方位解决群众诉求。
  完善机制,服务规范化。注重从细节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办事制度,规范服务流程,切实做到服务上优质,管理上规范。制定工作考勤、办理登记、岗位责任、首问负责、过错追究等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受理的事项、办理的每一个证件、接受的每一次咨询等都详细登记备案,通过全程备案记实,实行服务承诺,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
  建强队伍,服务效能化。完善机关干部日常行为、经费管理、考勤学习、岗位承诺等规章制度。年初、“七一”开展两次集中教育,强化职能部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提升机关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规范干部包村联户。出台《机关干部包村联户工作制度》,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保管区、机关干部包村联户,对驻村时间、内容、纪律、考核、保障五个方面做出规范,切实推进重心下移、服务前移。                        (接山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