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了2013年全县农业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了重点亮点工作和具体工作措施,动员全局干部职工拼搏实干,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为加速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崛起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2013年农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一是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分别建立小麦、玉米、大豆万亩高产示范片4处、5处、1处。集成推广先进农技、农艺技术。力争万亩示范片小麦亩产60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大豆亩产200公斤。二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县项目。切实发挥182个科技示范村、1000个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教授科技田”,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配套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室建设。开展例行检测和定期通报,加大对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监督控制力度。四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施肥试验9处,鼓励农民“按方购肥”,进一步扩大配方专用肥使用面积。五是以“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产业化”为定位,在抓好现有示范园标准提升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于一体主体,以科技示范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做大做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六是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土地评估、信息发布、交易规则、用途管制等相关制度。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主要推进措施: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培优扶强现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二是提升农业标准化。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覆盖粮油、菜、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促进农业市场信息化。进一步加强东平农业信息网、东平农经网、“12316”服务热线、农信通等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基层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让农业市场信息进入千家入万户。 四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建立教授科技田,拓展校外基地。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农资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严格查处假劣农资案件,确保让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六是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加强村集体财务审计,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七是全面落实好惠农政策。认真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引导农户积极参加政策性保险。严格监督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调动农民群众建设小微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八是抓好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继续策划和争取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县项目、小麦“一喷三防”补助项目等;继续落实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鼓励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对县外客商在粮食、油料、蔬菜、种子、茶叶五大产业领域投资新建或扩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乡村旅游项目等,实行周上报、月调度、季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