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党委根据教育系统服务对象多、涉及面广、社会关注高的特点,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定位为“三个服务”:服务好师生成长、服务好学校发展、服务好社会需求,推动振兴计划落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为师生服务,助推成长成才。局党委提出“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思想,人本服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生成才。一是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县内景点向教师免费开放,每年对45岁以上教职工免费查体,81个县直部门帮扶27所薄弱学校,积极筹建新教师公寓,在教育内部倡树过生日、送健康等28条人文关怀措施,把实事都办到教师心坎上。二是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把每个学生定向包培给任课教师,教师全程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为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开展“当好代理家长,关爱留守儿童” 行动,让全县27515名留守儿童有了第二个“家”。三是资助救助贫困学生。局党委号召为患白血病学生崔博文捐款5万余元。去年以来,共为6069名学生发放1581万元生活补助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减轻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
二、为学校服务,共促办学水平提升。县教育局党委提出机关人员一律不准在家“摆架子”,全部下基层,和学校捆绑在一起抓管理、抓教学。建立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局机关联系学校工作组,每周至少下基层1天,同时,重申八项纪律,干事不扰民。二是为学校提供问诊式服务。视导评估由挑毛病、扣分数变找症结、解难题。三是师资力量向农村学校倾斜。近两年,新补充的400名在编教师和“支教”人员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城乡交流达80余名教师,有效改善了农村师资短缺、结构不合理现象。
三、为社会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县教育局党委顺应社会需求,全力提质量,尽力促均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一是抓课堂提质量。把课改列为 “一把手”工程,用外部行政推动加内部积极性调动,掀起向课堂要质量的热潮。二是强师德树新风。出台“七个严禁”人事管理纪律和两个《问责办法》,先后对13起35名违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端正了教育风气。三是建联盟促均衡。组织县城7所学校与15所农村学校结成联盟,把成功经验最便捷地相互嫁接,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四是搭平台送服务。实施“三进”工程,把服务送进家庭、农村和社区。去年开展3次“党员教师访万家”活动,入户率达60.3%;组织3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助推经济发展;组织机关党员到佛山景区、银山小区打扫卫生,增强了“党日”活动的教育实效。 (县教育局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