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冯大羊村,宽敞的水泥路、整洁的环境,路灯鳞次栉比,路边苗木茁壮生长,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白嫦娥于2005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她严于律己,想为群众想,干为群众干,短短几年,就把全镇有名的散班子、烂摊子、经济落后、事件频发的落后村,变成了和谐村、先进村,白嫦娥用她柔弱的双肩为群众撑起了一片幸福天空。
  心系群众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每当提起白嫦娥,群众都是众口一词:“她是个大好人!”,在冯大羊村,群众都亲切的称她为“老白”。全村不管谁家有困难都会首先想到她。村里谁家有事了,她总是第一个赶去,忙前忙后。“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情感化群众,用真诚温暖群众”,这是白嫦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真心、真情、真诚”则是她工作的六字箴言。80多岁的冯庆英,是一名孤寡老人,家庭非常困难。为了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白嫦娥隔三岔五拿着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老人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四处灌风漏雨,白嫦娥自己拿出钱来为她修缮;老人生病了,她就在老人床前尽心尽责照顾,有时候一呆就是一整天。老人常说“白书记就像俺闺女一样,比闺女还亲啊!”60多岁的魏振芬,无子女,丈夫去世多年,精神失常,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白嫦娥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担子,无论是谩骂还是摔打,白嫦娥从不介意,任劳任怨。
  情暖民心 带领群众步入小康之路
  白嫦娥上任前,冯大羊村基础设施差、群众增收困难、村两委干部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有名的落后村。白嫦娥上任后,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入。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助民增收。她引导第八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流转,每亩价格900元,一次调出300余亩。并牵头成立了启明苗木合作社,让没有地种的农户去合作社打工,使农户双项收入。现合作社扩大到400余亩,年收入达100万元。2012年又成立了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把全村的核桃种植户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通过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销售等有偿服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万多元,群众每年增收2000元。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收入。开展三资清理,建立冯大羊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明确集体三资所有权归属。对60亩的河堤荒地进行重新承包,用于栽植核桃苗发展核桃种植,为集体增收8000元。将本村的四眼机井进行承包经营,为集体增收6000元。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对20亩的废弃宅基地进行复垦并对外承包,集体增收2000元。三是发展“边角经济”增收。将6000米生产路对外承包承包,种植绿化苗木,村集体年可增收3万元。积极引导群众种植苗木,群众收入逐年增加。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集体壮大了,群众富有了。
  办好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白嫦娥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对上争取40余万元,整修生产路3500米,硬化村内道路2000米,解决行路难题。大力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清除垃圾死角,改善环境卫生,投资22万元,对主要道路进行绿化、亮化。粉刷中心路两侧墙面800米,安装路灯16盏。协调资金3万元改造排水管道1000米,解决了村居排水不畅的难题。经常往返省县各级部门,积极争取资金。通过她的不懈努力,2012年对上争取了80万元,新打了四眼机井,新建了泵站,完善了配套设施,实现了水浇地全覆盖。争取了6000米砂石路、1500米水泥路的修建项目。现如今,冯大羊村的路面宽了、路灯亮了、环境好了,群众对村两委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这就是白嫦娥,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支书,她用一颗火热的心,默默奉献,努力践行着一个党员的承诺,为党和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一滴海水是普通的,但折射的光辉是七彩的,白常娥,这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工作是平凡的,但就在这平凡和普通当中,闪耀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敬业奉献,心系百姓的美丽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