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庆海 通讯员 方雷

  立夏之际,驱车行进在我县的滨河大道、贯中大道、滨湖大道,就像走进了绿色的海洋,麦苗青青,繁花点点,恰是一年最美季节,迎来了无数来东平赏花观光的游客。在这花如海、客如潮、车如流的背后,是我县围绕“水浒之旅、水韵东平”主题、加快旅游通道建设、大力发展路域经济结出的丰硕成果。
特色经济缘路而兴
  一条景观大道就是一条产业带。在旅游大道两旁开得壮观、开得蓬勃的油菜花像铺开的金黄色的鲁锦,吸引着游客驻足观光。
  “这里是一块人间天堂里的绿洲,让人想起了记忆中的江南,怎不叫人流连忘返?”来自辽宁铁岭的游客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他和朋友都爱好摄影,从3月底开始出发,骑行了2000多公里到达东平,享受东平水乡的美景,体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韵味。
  近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要求,接山镇、东平街道、老湖镇把油菜生产当作冬季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来抓,发动沿线村广大农民,全面推进油菜播种工作。仅2012年东平街道播种油菜面积就达3000亩,全面完成了油菜播种任务。
  为打造十里荷花观光带,东平街道启动了贯中大道莲藕基地建设项目,共涉及所辖15个村650余户农户。该项目共引入承包大户50余户,建成标准藕池2500个。2012年莲藕喜获丰收,每亩产量达到4000-5000公斤,亩均纯收入达40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物流产业因路而旺
  去年9月,老湖镇刘洼村一批来料加工手套需紧急运往上海,他们与鹿鹿快运公司联系,装好车后,仅40多分钟,货车便驶出我县驶向目的地。“幸亏我县有发达的物流网络,不然,货物不能准时到达上海,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该加工项目负责人说。
  物流是县域经济的晴雨表和加速器。我县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能力较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条件便利,具有物流业发展的交通基础。105、220国道和220、250省道纵贯南北,331省道横穿东西,国省道交通便利。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晋鲁豫铁路从县内穿过,建设中的京杭大运河将于2014年复航,并在东平规划了泰安港(包括东平湖东金山、代屯两大港区和大清河王台、孙刘泽、南城子三大作业区)。届时,我县将成为京杭运河北端最理想的多式联运系统、中原经济区东部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
旅游产业借路而火
  在滨湖大道老湖镇境内北沟码头,每逢旅游旺季,掌握划船技术的西三村村民周庆东就忙个不停。他笑眯眯地说:“年近60,我在家门口还能挣钱,这是我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多亏了滨湖大道的开通。”据了解,他年轻时闯荡过关东,后返乡务农,农闲时当过牙医、看过风水,年纪大了却搞起了旅游。他的致富转型是老湖镇众多库区移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老湖镇是全县旅游资源大镇。近年来,他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不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四大旅游板块。即水浒古镇商服娱乐区、东平湖湿地旅游区、黄石悬崖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八公里黄金湖岸线开发区。水浒古镇商服娱乐区项目,主要建设商务酒店、娱乐休闲场所、商业广场、小吃一条街、工艺品销售店及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目前娱乐金街、天星街、群英会、快活林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东平湖湿地旅游区随着湿地旅游公司的成立,正在朝规范化运作的轨道行进。黄石悬崖旅游景区十八罗汉、观音圣像现已雕刻完工,28间禅房、上山盘道基本已完工,吕祖阁、悬崖禅寺、玉皇阁、罗汉泉等已基本修复,并已向游客开放。八公里黄金湖岸线正在规划中,一个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4A级景区旅游综合体,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旅游观光园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