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先洋)5月19日,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来我县就大运河(戴村坝)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调研。副省长季缃绮,市领导李洪峰、辛显明、陈刚,县领导赵德健、王骞、陈传帅、张立国等陪同活动。
山东是全国最早实施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的省份,目前有8段河段、15处遗产点列入申遗文本。作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600多年历史的东平戴村坝纳入了山东省15处遗产点,这也是泰安市唯一一个入选的遗产点。我县先后自筹资金8000万元对戴村坝周边环境进行治理。目前我县正在进行申遗迎检工作,继续对戴村坝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时建立申遗档案室和监测预警通用平台,迎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组前来评估验收。
蔡武一行先后来到东平博物馆、戴村坝等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对我县大运河(戴村坝)保护和申遗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据了解,戴村坝横截大汶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素有“第二都江堰”之誉,国家文保单位,初建于明代。戴村坝全长1500米,从南向北由乱石坝、滚水坝、玲珑坝三部分组成,是我国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水利史上的创举。大坝气势雄伟,夏秋之际,白浪翻滚,漫坝而泄,声若龙吟虎啸,“戴坝虎啸”为东平八景之一。戴村坝旅游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既为开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水利文化做出一定贡献,又为东平旅游事业增添了一个新的旅游文化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