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雷声
这天,刚刚在县人民医院做完磁共振检查的王某,回到病床上躺下没多久,他的病情影像资料就上传到了140公里外的山东省立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省立医院的专家和县人民医院的医师共同进行了会诊,为他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通过这个系统,不仅为患者节省了路费、医疗费,还以最快的时间为患者进行了治疗。这是人民医院推出的众多利民措施的缩影。
健康先行 再大的难题也要破解
百姓的口碑是检验医院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人民医院在社会各界中的形象得以明显上升,足以验证了这一点。
“幸福东平,健康先行。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提供惠民、利民服务,医院才能更好发展。”该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李征直陈。
近年来,为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民医院做足了功课: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大力实施以“服务提质工程”、“内涵强化工程”等6大工程,让医院的管理更规范、服务更深入、技术更精湛,随之一项项惠民、利民、便民举措相继出台: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原则,杜绝大处方,控制药品收入。每月对门诊处方和用药医嘱单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对药事管理、处方管理等进行干预,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对不合格处方及用药不合理处方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全市首家县级医院告别交押金历史,实行先住院,后付款。
——对10余种常见病手术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确保把不科学、不合理的费用切掉。
——坚持开展惠民让利活动,200多种药品定价均低于政府指导价10%以上,仅此一项每年让利达100余万元。
——启用条形码(磁卡)系统效果凸显。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医院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改善了就医环境,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19层新病房大楼已于今年四月份投入使用,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更加优美、舒适的就诊环境。
新举措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上涨,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以手足口病人为例,在人民医院个人支付2000元,而在周边县市甚至泰安市高达1.5万元之多。
早诊早治 免费的事情更要做好
我县是全省食管癌、贲门癌等高发区。为此,国家卫计委将人民医院新增为食管癌、贲门癌早诊早治项目点,免费为广大群众做食管癌、贲门癌筛查。
群众满意为根本。他们先后对全县部分乡镇40-69岁人群进行免费筛查,旨在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目前,已为彭集、东平、沙河站、银山、接山等乡镇(街道)共计6000余人进行了免费筛查,发现早癌病人100余例;对普查出的病例县人民医院均根据其病情为他们进行了个性化治疗,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将他们的治疗费用全部纳入了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远程系统 足不出县享受高端服务
笔者在人民医院采访,老湖镇张某的求医经历颇为曲折。他被某医院检查为胆囊癌,转到人民医院后,医院为其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省立医院的影像学专家在分析各项资料后建议,先按胆囊炎治疗观察一周后再作诊断,按照专家的建议治疗一周后,复查CT,结果病人的“瘤子”没有了,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讲:远程会诊系统真好。
远程会诊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主要通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字医疗技术的深度整合,开展影像、病理、临床远程会诊。为尽早开通这一系统,该院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远程视频设备,传递动态图像、语音、病历等信息,传输X光、CT、DR、MR等影像信息,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该院的CT、MR、X片等已与省立医院联网,会诊时输入影像号,省立医院专家即可异地阅片,通过摄像头、话筒,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可与专家进行实时对话。
这一举措的出台,减少了患者与家属路途的奔波,大大降低了病人交通、住宿等的花费,实现了“足不出县、足不出院”即可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看专家难”的矛盾。
人民医院的惠民新举,在不断探索、完善、提高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近日,他们又以全市参评医院总分第一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卫计委进行的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评审专家一句“风景这边独好”对该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