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食品安全,让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近期,县工商局通过严把五个关键环节,倾力打造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严把业户资格审核关。自从去年《食品安全法》明确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以来,县工商局对所有食品经营者重新严格审核,对符合法定条件者下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截止到目前已换发或新办《食品流通许可证》2090个。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业户一律拒之门外,并且建立了食品安全数据库,截至目前,全县共录入商户2020户,录入商品24类52种。
严把业户进货关。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县工商部门在辖区食品经营业户中全面推行“一票通”制度。“一票通”就是让业户把供货商提供的清单粘贴在“一票通”记帐本上,既方便记帐,又为进货渠道留下了凭证。同时,各工商所严格检查食品批发商和送货车辆,对没有批发业务、未办理许可以及未使用统一供货清单的,严格依法查处,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同时,以综合型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场所,以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为重点,结合“经济户口”,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录入微机备查。
严把经营行为关。为把好食品经营关,县工商部门逐户上门指导,让经营者建立商品准入、商品质量查验、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质量承诺等制度。要求经营者在进货时“索证、索票、贴牌”。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商品,将通过强制、协议退出和限期追回等形式,及时下架、清出市场。
在此基础上,该局还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创建工作。在全县印制墙体宣传标语66条,发放宣传单(册)5000余份,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创建舆论氛围。同时,全县还设立红盾维权岗15个,实现了对消费者投诉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快速反馈信息,强化了12315应对和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去年以来,全局共出动执法车辆300余台次,执法人员1600余人次,立案30余起。共受理消费者投诉案件138起,调解和处理124起,为消费者挽回各类经济损失78.5万元。 (孟宪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