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实施全国千亿斤粮食工程、小农水重点县、优质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开发、南水北调等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加大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动植物防疫、气象灾害预报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等各项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四)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强化建设与管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突出抓好县城中心区区域性规划和西区东平古城、水浒古镇的统一规划,高起点编制建设性详细规划及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做到布局上相互呼应、风格上各具特色、设计上有机延伸。二是加大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县城中心区重点抓好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博物馆、文化发展中心、体育会展中心、人民公园、青少年素质培训中心、体育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打造城市标志性景观。进一步放开搞活房地产市场,加快文化发展线新区、佛山片区、滨河片区、贯中大道景观地产片区等居住区组团开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着力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西区开发建设,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本聚集,年内搭起发展框架,力争三年形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三是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切实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和修整,不断提高县城绿化层次和覆盖率。四是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实施东原路、宿昌路、白佛山中轴线延伸建设;加快3万吨新水厂、垃圾处理厂二期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道路亮化、环卫、园林等市政配套工程的完善与管理,加快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暖、供气等管网的改造和扩建。五是进一步膨胀小城镇规模。编制完善小城镇区域建设规划,扎实推进中心社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增强区域中心城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105国道南段拓宽改造、滨河大道、滨湖大道、流泽大桥西桥改造、济徐高速至105国道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晋鲁铁路、济徐高速、京杭运河复航等工程建设协调服务工作,为工程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五)以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把培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作为主攻方向,完善落实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制和目标责任制,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治污减排,确保新上项目环评率、“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加快实施稻屯洼水质净化工程,确保大清河、东平湖水质全面达标;深入开展环保整治专项行动,加快企业治污再提高工程建设,确保达标排放。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节俭、绿色消费理念。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推进,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年争创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1个、市级2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1.8%。以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为目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经济的贡献率。
着力抓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上投资项目,严格落实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对已建设项目,严格土地批后核查制度,把有限的土地用在最关键、最需要的项目上。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等政策,拓宽建设用地空间,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要。
(六)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任务,全力抓好民生事业和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生活满意度。着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强化财税监管,促进财政增收,集中财力加大民生事业投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推进全民创业,稳步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力提升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和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平安东平”建设,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强化应急管理,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统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档案、气象、残疾人、双拥共建等各项工作。(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