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戴庙乡党委、政府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为引领,强基地、扩规模、拓链条、促新上,多措并举,增量增效,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2%、财政收入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
      一、精心打造园区,推动工业聚合发展。按照“一区一园”规划,对现有工业项目聚集区进一步明确定位,加大投入,确保实现“三通一平”;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外商和经济能人到园区投资办项目;实施“腾笼换鸟”战略,整合闲置院落、校园,加大土地复垦和对上争取力度,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项目区达到2平方公里,规模企业达到20家。
      二、拉长产业链条,实现项目延展扩规。依托鸿翔、同鑫、银河等现有纺织企业技术、市场优势,增上国外先进生产线,促其规模膨胀。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策划服装加工、成品制衣等延深项目,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贡献率。同时,抓好鼎泰生物科技、科普电器、上海物流等项目的提档升级,促进早日达产。力争年内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达到6家。
      三、发挥自身优势,招引一批项目落地。依托我乡水产基地、瓜菜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依托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在上海、济南等地经商的老乡路子广、信息灵的优势,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或引资办项目。力争年内新增6家就业型、纳税型规模企业,不断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强化奖惩问责,促进各项目标落实。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成立工业项目和重点工作指挥部,建立健全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奖惩体系,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促进工作落实。